LED臺燈的光源發射的白光之所以能夠形成主要是靠450~455NM波長的藍光激發熒光粉,其中波長越低擊發能力越強。通常LED光源的出廠波長控制在500NM之內,一般是450~455NM或455~460NM,都屬于輻射傷害最強的區段。如果LED臺燈的波長變大,那么激發熒光粉的能力就下降,發光效率就會降低。生產廠家為了追求亮度,通常會加強LED臺燈光源的藍光強度,人眼如果長期看這樣的光源,難免眼睛會受到藍光傷害。
家庭LED照明盡量少用,特別LED護眼燈處于試驗期,LED只適合做輔助照明。
德國眼科專家李查德·馮克(R.H.W.Funk)教授的研究報告指出當“不合適的光”持續照射我們的眼睛,會引起功能失調,尤其是三基色燈,電腦屏幕等發出的含有大量不規則頻率的高能短波藍光,這些短波藍光具有極高能量,能夠穿
透晶狀體直達視網膜,對視網膜造成光化學損害,直接或間接導致黃斑區細胞的損害。